Thursday, April 14, 2011

清联三百副 十四

清联三百副(十四)

题收卷所联           前 人
称心好句欣先睹;
入手奇文岂漫藏。

[简注]收卷所:贡院收取考试试卷的场所。上联取“先睹为快”之意。入手:到临,得到。奇文:新奇的文章。岂:难道,哪能。漫:随意,随便。联语简洁明快,虽平易而切题,表现出收取试卷时谨慎而认真的心情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明远楼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 人
楼起层霄,是明目达聪之地;
星辉文曲,看笔歌墨舞而来。

[简注]明远楼:在陕西西安贡院内。这里是供给监考的官吏办公和住宿的地方。“楼起”句:形容明远楼之高峻。楼为砖木结构,共三层。层霄,天空高远之处。明目达聪:眼睛明亮,听觉敏锐。达聪,多方听取。文曲:谓主文运的星为文曲星。笔歌墨舞:形容应试考生的才思奔涌。联语扣“明远”立意,表现监试者严守职责,心地公正的作风,也表现出应试者严守考纪,专心致志,对待考试的态度。语句亦清爽雅致。          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大观亭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 人
樽前帆影,槛外岚光,数胜迹重重,都向江头开画本;
楼上仙人,阁中帝子,溯游踪历历,又来亭畔吊忠魂。

[简注]大观楼:见前注。樽:酒杯。这里指饮酒。槛:栏杆。岚光:山中的雾气反射的光芒。胜迹:名胜古迹。开画本:打开画册。楼上仙人:化自唐崔颢的《黄鹤楼诗》。此指武昌黄鹤楼。阁中帝子:语本唐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。见前注。溯:追想、回思的意思。承上两句,启后两句。游踪:邓廷桢任安徽巡抚前,曾任湖北廉访使和江西藩台。故说“游踪历历”。历历:分明可数。忠魂:大观楼原祀余阙。余阙为元朝名臣,做过参知政事,监察御史等。至正十三年(1353)任都元帅,守安庆。十七年,陈友谅围城,余阙浴血奋战至死。联语写景寄慨,开合分明。上联由近及远,开张画本,重重胜迹罗列樽前;下联追溯游踪,由远及近,亭畔凭吊,寄寓忠怀。句丽词妍,意境开朗,不失为登临抒怀佳构。              见《千古名联》

五咏堂北厅           梁章钜
胜地如画图,是贤守遗区,雄藩旧馆;
灵山托文字,有叔齐作记,孟简题名。

[简注]五咏堂北厅:在广西桂林独秀峰五咏堂石室之北,建于清代嘉庆年间。当时官吏、文人游五咏堂时,在此饮酒赋咏。梁章钜(1775—1849),字闳中,一字茝(chǎi)林,晚号退庵,清福建长乐(今福州)人。嘉庆进士。官至江苏巡抚,兼摄两江总督。有《浪迹丛谈》、《归田琐记》、《楹联丛话》、《续话》、《三话》、《剩话》、《巧对录》。梁氏《楹联丛话》等编,开创了联话文体,保存了历代联作,建立了分类体系,在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胜地:指独秀峰。贤守遗区:这里指颜延之,他曾任桂林郡守。遗区,因他曾在这里读书,故说是他遗留下来的地方。雄藩:明初这里曾是靖王府的所在地,故称旧馆。灵山:为神佛所居住的山。此指代独秀峰。叔齐作记:即郑叔齐,唐朝人,著有《独秀山新开石室记》,在独秀峰历代石刻中,郑氏石刻是桂林石刻巨制里较有影响的作品。孟简题名:孟简,字几道,唐代平昌人,工诗文。独秀峰三字刻石据传是他写的。联语记叙名人轶事,烘托“胜地如画图”“灵山托文字”的主旨,把景物、史实、情感融为一体,结构亦见特色。           见《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》

草圣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 人
书道入神明,落纸云烟,今古竟传八法;
酒狂称圣草,满堂风雨,岁时宜奠三杯。

[简注]草圣祠:即张旭祠。原在江苏常熟城南。后另立于大成门之右。张旭,唐代常熟人,著名书法家,曾为常熟县尉。善草书,世称草圣。书道:书法的法则。神明:犹神圣。“落纸”句: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项王公前。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八法:书学术语。即永字八法。酒狂:相传张旭嗜酒,他在写字前要喝得大醉,呼叫狂走后,写字时如走龙蛇,故称酒狂。圣草:即草圣。满堂风雨:对其书写时的形象比喻。化自张谓《赠怀素》诗:“奔蛇走虺势入座,聚雨旋风声满堂。”岁时:泛指年。岁,指年。时,指春夏秋冬四时。奠:设酒食以祭。此联写张旭书法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。“落纸云烟”形容其书法之精;“满堂风雨”形容其书法之神。“岁时奠三杯”,表达了后人对这位书圣的崇敬与怀念之情。联语概括精炼,形象鲜明,惟妙惟肖。           见《千古名联》

五泉山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 人
佛地本无边,看排闼层层,紫塞千峰凭槛立;
清泉不能浊,笑出山滚滚,黄河九曲抱城来。

[简注]五泉山:在甘肃兰州市皋兰山北麓,寺内尚有明代洪武三年(1370)铸造的铜佛一尊,高5米,重万斤,造型精美。佛地:此指五泉山的千佛阁、嘛尼寺、地藏寺等建筑。排闼:推门,撞开门。此指一排排的门楼。闼(tà),门楼上的小阁。紫塞:指长城。崔豹的《古今注》说:“秦筑长城,土色皆紫,汉塞亦然,故称紫塞焉。” 槛,指窗上栏杆。清泉:指五泉山的五眼泉水。五泉为甘露泉、掬月泉、摸子泉、惠泉、蒙泉。其水清澈,合称清泉。“黄河”句:黄河有“九曲十八湾”之说。城:指皋兰县城。联语极具气势,纵观“紫塞千峰”送来青色,九曲黄河,激流波涌,绕城东去。一个“抱”字把黄河人格化了,更有诗的韵味。           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贺林则徐复被重用联      前 人
麟阁待劳臣,最难西域生还,万顷开荒成伟绩;
凤池诏令子,喜听东山复起,一门济美报清时。

[简注]林则徐:林则徐(1785—1850),字元抚,一字少穆,清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嘉庆进士。官至两江总督、湖广总督。在湖广总督任内,受命为钦差大臣,赴广州查禁鸦片。后为投降派所诬,革职充军新疆。卒谥文忠。有《林则徐集》、《云左山房诗钞》等。1845年,林则徐结束了伊犁的流放生活,重新起用,并被委以陕甘总督,次年任陕西巡抚。梁章钜与林则徐是素有文字交情的同乡,特从杭州寄此联以祝贺。麟阁:麒麟阁的省称。汉时图绘功臣画像于阁上。此代朝廷。劳臣:指有功之臣。劳,功绩。西域:指新疆伊犁。生还:活着回来。万顷开荒:指林则徐流放新疆期间,在该地勘垦屯田,兴办水利,推广先进生产技术,对新疆的开发作出了贡献。凤池:凤凰池的省称。唐以前指中书省,唐以后指宰相之职。此代皇上。诏:诏见。指下圣旨召见。令子:佳儿。对别人儿子的美称。此为优秀的臣子之意。东山复起:指重新起用,委以重任。晋谢安石隐东山,朝廷屡诏不仕。年四十出为桓温司马,迁中书令,官至司徒。后因以东山起为隐士出来作官的典故。成语为“东山再起”,比喻重新得势。济美:继承祖先或前人的业绩。清时:太平盛世。联语叙中有议,情意恳切。既有对林则徐被流放的同情,又有对老友重新起用的欢愉,同时对林则徐在流放期间仍治水开荒,为民造福,不计个人安危的高尚情操,表现出由衷的崇敬。            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衙署堂联             余应松
八载重来,民情爱我如当日;
一枝仍借,山色迎人似旧时。

[简注]衙署堂:在广西三防。余再任大滩司巡检时所题的堂联。余应松:字小霞,清广西人。官桂林州判。有《乙庚笔记》。一枝仍借:化自“一借”之典。后汉寇恂为河内太守,调到京里作官,刚巧光武帝路过那里,当地人拦路请愿,说:“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。”见《后汉书"寇恂传》。后来诗文里用“一借”为官吏的留任。此指余应松再任此地巡检。联语用典恰切,不直接写地方官如何爱民,而用反衬手法,衬托出地方官优良的操行,因而受到当地人的尊敬。见《古今名人联话》

贺梁章钜联           前 人
白傅早归,一代福人居福地;
苏公再见,千秋黄巷重黄楼。
[简注]梁章钜:见前注。梁章钜引疾归里,居福建福州黄巷。白傅:指白居易,唐代著名诗人。苏公:指苏轼。黄楼:黄巷章钜的新宅之西有一古楼,他“葺而新之”,榜曰“黄楼”。余应松从广西任上寄此联以贺。上联意为梁章钜同白居易一样,五十八岁就辞官归里,颐养天年。下联指梁所居的黄巷是唐校书郎黄德温的故里,黄楼又与苏轼当年在徐州所建之楼同名。联语因地及人,因事及情,隐以白、苏比梁,构思别具一格。          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五咏堂联             前 人
异代景重修,想石榻摊书,竹林怀友;
新堂还旧观,对半潭秋水,一柱奇峰。

[简注]五咏堂:在广西桂林独秀峰。因颜延之的《五君咏》而得名。“异代”句:指堂建于宋,清道光年间重修。石榻摊书:南北朝颜延之任桂林郡守时,曾在峰下石洞中读书,著述,洞内石床上摊满了他所阅之书。竹林:比喻亲密的友谊。还旧观:环绕旧的台榭。还,环绕。观,读(guàn),台榭。半潭秋水:指峰下的月牙池冬夏不涸,峰影倒映其中。一柱奇峰:指独秀峰。峰畔峭壁上有“南天一柱”四个大字。联语怀人述史,绘景抒情,上下联后两句各边自对,亦见特色。       见《古今名人联话》

嵩山二室山联         吴慈鹤
近四旁惟中央,统泰华恒衡,四塞关河拱神岳;
历九朝为都会,包伊洛瀍涧,三台风雨作名山。

[简注]嵩山二室山:在河南登封县的嵩山。嵩山,五岳之一,称中岳。属伏牛山,主体在登封县西北,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等组成。嵩顶名峻极峰。吴慈鹤(1778—1826),字韵皋,号巢松,清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。嘉庆进士。官至翰林院侍读。著有《凤巢山樵求是外编》等。“近四旁”二句:嵩山在四岳的中央,称中岳。所以说统领泰山(东岳,在山东)、华山(西岳,在陕西)、恒山(北岳,在山西)、衡山(南岳,在湖南)四岳。四塞:四方边界。拱:拱卫,围护。神岳:指嵩山。“历九朝”句:指嵩山北麓的洛阳。洛阳曾为东周、东汉、三国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、唐武周、五代后唐及北宋九个王朝的都城。这是就大范围而言。包:包括。伊洛:伊河和洛河流经嵩山北面的洛阳境内。瀍(缠chán)涧:瀍水、涧水,洛河支流。此句出《禹贡》:“伊、洛、瀍、涧,既入于(黄河)。”三台:山名,在岳神庙东北三十里处。此联铺写嵩山风物,一纵一横,写山向四方辐射,“统泰华恒衡”,一览“四塞关河”,构成居中独尊的形势;写水以古都洛阳为中心,“包伊洛瀍涧”,探寻种种历史的沉淀,启迪后人继往开来。联语有起有落,有动有静,气势壮阔,意境高远,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。            见《历代楹联选注》

五咏堂               卞 斌
胜境重开,诗采书声延古趣;
生机最乐,雀喧鱼戏助天和。

[简注]五咏堂:见前注。卞斌(1778—1805),字叔均,号雅堂,清浙江归安(今吴兴)人。嘉庆进士。官光禄寺卿。有《易经通解》等。自跋云:“独秀峰下,有颜光禄(即颜延之)读书旧址。岁己亥,茝林(即梁章钜)中丞规度其地,即起垣宇,刻《五君咏》壁间。暇则集同人于此,作放生乐事。因拟联语,并识之。”诗采:诗的文采。延:相延。古趣:往昔的情趣。生机:活力,生命力。天和:自然的祥和之气。此联表现的旷达情怀《自跋》是很精彩的注脚。平淡中有诗一样的语境,乐观的情趣,能引发读者的想象。         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赠园丁               汤贻汾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;
种豆得豆,种瓜得瓜。

[简注]园丁:学校教师的代称。汤贻汾(1778—1853),字雨生,号若仪,又号粥翁,清江苏武进人。官至副将。卒谥贞愍。有《琴隐园诗词集》。这是一副集俗语联。虽说这四句话人们常说,也都懂,但对其中的因果关系未必体味得出。作者用来串组成联,赠给园丁,意蕴就更深邃了,别有一番寄寓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见《中华对联大典》

海心亭               黄奎光
有亭翼然,占绿水十分之一;
何时闲了,与明月对影而三。

[简注]海心亭:在云南昆明翠湖。黄奎光,字星岩,清福建人。乾嘉时期文人。有亭翼然:见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”翼然:此指亭子四角飞檐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。对影而三:化自李白《月下独酌》诗: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联语用典自然,雅淡清疏,将翠湖的雅致,海心亭的灵巧,很自然的融入联中,情景交融。表达了作者欲挣脱世俗羁绊,追求淡泊宁静的闲适的生活情怀。

No comments: